落花生通稱花生,俗稱土豆,栽培種為一年生之豆科作物;落花生被利用最大的部分為莢果,其子粒營養成分高,除含高量油分、蛋白質外,也含豐富的維生素B1、B2、B6和E,菸鹼酸及令人喜愛之特殊香味。落花生喜高溫,忌霜害,生長期4~6個月,凡無霜期在 200天以上的地區皆可栽培,尤以熱帶、亞熱帶地區為最適宜。落花生莖葉能貯存水分,耐旱性較其他豆科作物為強,在生長發育期間仍需有適量水分。落花生全生育期如遇低溫則生長遲緩,且子粒中含油量隨之降低。總而言之,溫度對落花生之生育、產量、品質影響最大,台灣近年育成品種有台南選9號、台南11號、台南12號、花蓮1號、台南13號、台南14號、台農7號,花蓮2號,澎湖3號,落花生在始花期至有效開花期間,即春作播種後30~70日,秋作25~60日缺水時,最容易造成成熟莢數減少及降低剝實率。最需要水量時期(即抗旱最弱時期),若實施適量灌溉對增產最有效。夏季常有颱風豪雨,且常有一日降雨量達300公厘者,因此遇有連續降雨時應注意田間排水,以免積水影響產量及品質。 資料來源:臺灣農家要覽 楊允聰
示警燈號 | 發生時間 | 防治建議 |
---|---|---|
低溫害
氣溫 <=15
|
2025/02/06 | 建議架設防風網、禦寒措施,不要過早播種,初期遇寒害後,應加強補植,並酌施氮肥,增加生長勢。 |